无障碍阅读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发布中心 > 热点关注

还地桥上千名干部群众清理渠道

发表日期:2019-11-14    文章来源:东楚晚报

13日早晨,一场小雨后,天空放晴。大冶市还地桥镇大井村烂泥畈的环畈“龙江渠”,一派繁忙的景象。该镇数百名党员干部会同当地群众共千余人,早早就来到这里清理渠道的淤泥、杂草,砍伐堤坝的杂树、刺条,平整沟渠。

千余名干群分片、分段、分工劳作,有的用电锯锯树,有的用镰刀割草,有的用铁锹铲泥……10:40左右,随着两头劳作的人群“合龙”,环畈的数公里“龙江渠”全部清理、畅通完毕。和动工前杂草丛生、渠道不畅的情形相比,整理一新的“龙江渠”犹如一条蜿蜒的长龙,静卧在宽阔平整的土地中。

“镇干部们做了一件大好事、大实事。他们服务群众的作风又回来了。”86岁的老人柯清成正在地里挖红薯,看到满畈的党员干部清理沟渠,老人连声叫好。据老人介绍,这里虽然叫“烂泥畈”,但都是良田,多年来一直是附近村民的主要产粮区。早些年,烂泥畈曾经承包给一位种粮大户,因为沟渠不畅,灌溉不便,种粮大户退出后,烂泥畈的良田基本上荒芜了。“今年干旱严重,更是没人种农作物了。”为此,跟田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柯清成老人,很是心痛。如今,看到龙江渠通水在望,老人乐呵呵地说道,“再也不用到处提水种菜了。”

村民柯新宇与“龙江渠”同样有着深厚的情结,“上世纪七十年代改造龙江渠,我参加过。今天清理龙江渠,我又来了。”当天一大早,看到这么多镇村干部来这里清理渠道,柯新宇很高兴。为了表达谢意,他特意将自家种的桔子摘了两大箩筐,送给大家解渴。而且,他也主动加入到清渠队伍中来。柯新宇说,一旦龙江渠通水后,他就开始准备冬播和春播,种小麦、种油菜、种豆子。

据悉,龙江渠始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于还地桥镇西北部的燎原村,终点在该镇南部的南石、北泉、东庄等村,全长14公里,并辐射罗桥街办、金山店周边村,是贯通该镇南北水利流通的大动脉、大枢纽。近20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龙江渠水利设施被闲置、荒废,甚至遭到毁坏,当地农民种粮只能靠天收成,大旱年份更是人畜饮水难、用水难。

为彻底解决龙江渠的灌溉问题,该镇党委、政府投资500万元,采取分村包段、干部包保等方式,发动干部职工群众和志愿者投工投劳,疏通、修复全线水渠,增设提水泵站,让辖区内的水库装满救急水,让沿线3万群众用上舒畅水。

同样在工作现场的还地桥镇党委书记黄学诗表示,龙江渠淤塞了20多年,等于是淤塞了群众的收益,淤塞了群众的心声,更淤塞了干群之间的关系。要把龙江渠建设成为新时代的“红旗渠”,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存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朱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