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发布的2025年黄石市民营企业百强榜单中,我市40家企业入选,其中制造业企业如中流砥柱,占据近七成席位。今年,我市新增13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它们的成长之路,映射出大冶制造的韧性与活力。
10月29日,走进位于大冶湖高新区的高耐斯热工设备有限公司,一台台精密换热器正在流水线上完成组装。这家专注“冷与热”技术领域的企业,凭借对一项技术的极致打磨,悄然改变着行业格局。
“凡有热交换处,皆有换热器的用武之地。”高耐斯战略技术部部长陈辉表示,“如字节跳动、阿里巴巴、华为等企业的大型数据中心,其稳定运行离不开大功率发动机组,而我们的换热器,正是保障发动机组稳定运行的关键。”
曾经,我国在2000马力以上中高速发动机领域长期受制于人,设备依赖进口,价格高昂。转机出现在2016年,高耐斯与上游企业玉柴携手,共同向更高马力的换热器技术发起挑战。
“发动机每分钟转速超千次,任何微小颗粒都可能引发故障。”陈辉道出技术关键。历经5年攻坚,公司团队在结构设计、焊接工艺上实现突破,于2021年成功研发出适配4000马力发动机的油冷却器,清洁度、耐压性等指标均达国际先进水平,装机稳定运行时间突破一万小时。
同样以创新驱动实现跨越的,还有红鑫模具。这家曾以模具钢材为主业的企业,在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果断转型,斥资引进850轧机,将产品线延伸至高附加值合金模块领域。

“一台850轧机,可生产上千种规格产品。”企业总经理占世旺介绍,如今从精密的手机摄像头,到结构复杂的汽车零部件,红鑫模具都能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其产品远销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
培育“冠军企业”,离不开适宜的土壤和系统性的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推动大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对新获评省级单项冠军企业给予30万元奖补,并建立企业培育库,实施“一对一”专业服务,构建起覆盖引导、激励、服务全流程的支持体系。
从深耕一技到拓展全局,从突破瓶颈到引领标准,我市制造业正以专注与创新为双翼,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振翅高飞。这些单项冠军企业,不仅书写着自身的成长故事,更汇聚成推动大冶制造业向高端化迈进的强劲动能。(记者 乔绮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