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发布中心 > 头条新闻

中国共产党大冶市第七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举行

发表日期:2024-09-19    文章来源:云上大冶

中国共产党大冶市第七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决议

(2024年9月18日中国共产党大冶市第七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大冶市第七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9月18日召开。出席这次全会的有市委委员32人。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和部分基层党代表列席会议。

全会由市委常委会主持。全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黄石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精神,审议通过了《中共大冶市委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核心区重要节点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大冶篇章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市委书记、市长孙辄作了讲话,并就《实施意见》(讨论稿)起草情况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是党历史上又一重要纲领性文献,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刻理解各项改革措施的来龙去脉、精髓要义、实践要求,保持改革定力、强化改革攻坚,在新征程上谱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

全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核心区重要节点城市,当好主力军、走在全省前列、冲刺全国五十强,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大冶篇章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全会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明确了全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目标。强调到二〇二九年,完成本意见提出的改革任务。到二〇三五年,全市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全省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市、武汉都市圈核心区重要节点城市目标全面实现,跻身全国百强县市第一方阵,基本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大冶。

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大冶篇章作出系统部署,强调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动力循环机制;坚持以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支撑,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坚持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基底,建立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坚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统筹协同机制;坚持以破解难题、实战实效为工作导向,完善加强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领导推进的保障机制。

全会强调,要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加快构建以规划为导向、以国有“三资”为基础、以有效债务为锚定、以供应链平台为载体的财政、金融、投资统筹联动机制,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要建立规划落实机制,积极融入省“左右叠加、上下贯通”多规合一的战略规划体系,全市“一盘棋”加强规划统筹。要建立健全财政统筹机制,加强对国有“三资”的有效统筹、有效配置、有效监管,推动“分散变集中、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要建立健全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机制,建立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提高投资效率、效能、效益。要建立健全国资国企功能性绩效评价机制,推进市属国有企业去平台化和市场化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要建立完善供应链平台体系建设机制,因地制宜搭建农副产品、房地产、临空物流、科技创新等市级平台,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建立完善融圈入群一体机制,积极对接武汉新城、花湖机场,主动融入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交通网、产业链、创新圈。要建立经济健康发展评价机制,完善“分类+特色”考核,引导各乡镇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全会强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打造国家创新型县市中部标杆。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要深化科技创新机制改革,依托大冶湖高新区,构建以“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积极打造鄂东科创高地。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铜都人才计划”,健全“引育用留”机制,统筹抓好各领域人才培养,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全会强调,要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建设美丽大冶,不断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争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要扎实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以水系为脉络、以水质改善为标准,抓好治水、净水、富水工作,逐步实现全市小流域综合治理全覆盖。要完善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机制,推进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科学治理。要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快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城镇、城区、社区建设。要完善统筹发展和安全的体制机制,守牢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地质安全、平安稳定等底线。

全会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共同富裕这个本质特征,缩小地区、城乡、收入三大差距,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以社会建设为突破口推动扩大内需,建强用好“民情通”诉求处办平台,常态化精准收集解决群众需求。要深化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域改革,加快实现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提升城乡医疗一体化水平,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要以城镇和产业“双集中”发展为切入点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深化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建立以危旧房更新改造为重点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持续深化大冶湖高新区、黄石临空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要以强县工程为抓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以第一产业为核心载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构建统筹市区、乡镇、村庄的三级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政府、社会、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要以信息化赋能推进四化同步发展,持续开展应用体系化标准化建设,健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机制,推动数据有序开放和高效利用。要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为载体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健全县负主责、县镇(街道)村(社区)组(小区)工作联动的“双线四级”基层治理体系框架和工作体系,加快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全会强调,要坚决维护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要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推动学明白、想清楚、干到位,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健全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提升干部专业能力。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机制,健全巡察工作体制机制,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和清廉大冶建设。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双联系”工作机制,创新协商民主机制,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深化群团组织改革。要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完善政法队伍建设机制,深化公安机关机构编制管理、检察环节诉源治理、智慧法院建设、行政执法体制等改革,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要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意识形态、新闻舆论、文明实践等工作机制,完善发掘青铜文化、红色文化、鄂王文化价值机制,打造中国矿冶文化名城。要完善改革推进落实机制,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党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责任,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实际成效。

会议对当前几项重点工作提出要求,强调要坚持目标导向,扎实做好经济工作,大干三季度、冲刺四季度,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要增进民生福祉,加快民生实事项目建设进度,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确保交出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要认真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不断改善全市生态环境质量。要持续一体推进党纪学习教育、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统筹抓好防汛抗旱、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工作,确保全市经济社会大局持续平安稳定。

全会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改革旗帜,增强改革锐气、保持改革定力、自觉加压奋进,以实干实绩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委工作要求在大冶落地见效,为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核心区重要节点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大冶篇章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