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发布中心 > 政务专题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 系列报道

70年大冶交通发展巨变 连接八方纵横万里绘就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发表日期:2019-10-11    文章来源:云上大冶

交通是城市的命脉,交通是经济的引线,交通是民生的保障。从肩抗重担走泥道前行疾走为生计辛苦奔波,到轻装上阵乘高铁呼啸穿行看各地壮美风光,翻开大冶交通图,千里交通线年复一年新。最初,是那稀疏散乱的交通干线,如纸上酝酿沉吟片刻后提笔行书,点缀少许又再做考量,光阴闪耀,奋笔疾书之下,谱写了一幅交通宏伟蓝图。

70年,两万多天,一项项历史性变革,一个个历史性成就,一次次历史性飞跃,我们行驶在极速时代,感受交通发展巨变。

路网密布联通区域经济

交通建设,首推公路建设,对于大冶这样的内陆地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我市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发展、综合运输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的70年。全市交通网络以城区为中心,形成了以各镇为节点,以行政村为基础,外通内联、通村串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全域交通运输网络,打造了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为主骨架的“六纵六横”大交通格局。

下曹大道建设工程作为315省道的一段,起于大箕铺镇三角桥街与金井路相交的路口,止于大箕铺镇凤凰村,与黄石市“两镇一区”规划道路对接,路线全长5.56公里,建成后该路段将对106国道、315省道车辆起到重要的分流作用,往来货车今后不再经过大冶中心城区。

阳新军垦农场至大冶梅咀公路牛角垄至铜山口段工程起于殷祖镇朱铺村牛角垄,止于陈贵镇铜山口,全长20.6公里,串联大冶市“两带三群”中的陈贵-灵乡、还地桥-保安-金山店城镇群,极大地提高了沿线村镇交通出行条件,作为黄石市建设“两区四镇”精准扶贫示范区的重要支撑。

一个个重大交通工程加深了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间的联系,扩大了大冶对外开放的程度,带动了公路沿线的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货物流良性互动和经济发展。

截止2018年底,全市现有高速、省、市、镇、村道公路总里程4552公里,路网密度293.5公里/平方公里。其中,大广高速、蕲嘉高速共计88公里已建成通车;在建的鄂咸高速、武阳高速大冶境内约60公里;106、316两条国道和S315、S314、S239、S201、S254等5条省道穿境而过,全市乡镇(场)、街道均通国省干线公路,部分乡镇在30分钟以内可上高速。

现如今,遍布城乡、纵横交错的宽阔大路遍布全市,越来越密集的公路网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成为助推全市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强大引擎。

村村相通助推乡村振兴

在那个交通不发达的年代,还没有城乡公交的概念,步行、骑自行车是基本的出行方式。当时农村的路都是砂土黄泥路,路面坑洼,逢年过节走家串坊都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好路似乎是一种“奢望”。对于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的人们来说,走出乡镇,基本就意味着要“出一趟不寻常的远门”。   

后来,市区有了班车,可农村的道路坑坑洼洼,乘车颠簸异常,到站之后乘客总是精疲力竭,而且车子小、站点又少,因为路太差,一些远的地方都不通车,到了终点还要走上很久的路才能到家。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2002年,我市全面实施“百里乡村”道路硬化工程,拉开了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大幕。交通运输部门从实施“联通工程”、“财通工程”、“富通工程”,到全力建设“四好农村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2007年,所有行政村实现“村村通”,2016年“组组通”全覆盖,户户通达率稳步提升。截至2018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3731.59公里,占全市通车总里程的85%以上。其中,县道217公里、乡道573.79公里、村(组)道2940.39公里;技术指标为三级公路899.2公里、四级公路2832.39公里、占比75.9%,路面铺装率100%,其中高级(刷黑)路面210公里。2018年,全市新建农村公路133.5公里,产业路70.9公里,提档升级工程130.1公里,美丽农村公路100公里,改造危桥23座,完成公路安防工程86.08公里,总投资1.5亿元。

道路畅通只是第一步,要让路网建设带来蓬勃生机,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多年来,道路规划通过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与发展产业旅游相结合“三个结合”,随着各项重大交通项目和各类农村公路建设的逐渐完工,解决了一批制约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

如今,农村路面宽阔笔直,行走在村路之间,两侧树木郁郁葱葱,一户户农宅掩映在碧绿的田野中,一条条蜿蜒在山水之间的美丽公路让人印象深刻,美丽乡村公路错落有致、各具特色, 展现了一路一风景、一村一幅画的美丽景象。公路延伸到哪里,产业就发展到哪里。借着道路的便捷,全市乡村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涌现沼山村、谈桥村、上冯村等一大批宜居村庄、“最美”乡村。农村公路,让荒凉绽放美丽。乡村振兴的希望,随着这一条条农村公路的舒展延伸,逐渐成为现实。

极速城铁斩断距离鸿沟

随着时代的发展,出行方便不再是市民的唯一追求,缩短天南海北的距离、渴望更加优质舒适的交通服务成了大众期盼。

为了进一步完善区域交通网络,2009年,武石城际铁路开工建设。随后我市提出了“融入‘武汉城市圈’、构建直达武汉‘半小时铁路圈’”的口号。于是,武黄城际铁路大冶北站公共交通枢纽中心工程提上议程。该项目占地49.5亩,总建筑面积4207.88平方米,总投资3300万元。主要建设有城市公共交通换乘枢纽、城市公共交通GPS智能调度中心及相配套的公交车停车场、公交车专用加气母站等主要设施。

2014年,经过两年多的高质量建设,大冶北战正式建成通车,每天早上9点48分,大冶北站都会迎来一趟从大冶北发往上海虹桥的G1730次列车。列车设计最高时速可达350公里/每小时,这趟高铁开通,使两地通勤仅需5个半小时,打通了黄石地区直达上海、长三角等区域的通道,丰富了市民的交通出行方式。

发送车次多,辐射区域广,通行速度快,城铁前所未有的出行体验惠及全体市民。无论是出行旅游,往来拜访,城铁成了市民的主要交通方式。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大冶北站累计发送旅客达三万多人次。

70年前,大冶交通一无所有;70年后的今天,俯瞰大冶,高速高铁贯通南北,国省道路蛛网密布,农村公路进村入户,一项项交通运输工程辉煌涌现,编织起从交通大市迈向交通强市的希望版图,成为大冶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但超)

责编丨罗仲楷

值班总监丨潘长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