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地方部门平台链接 > 市直部门 > 大冶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大冶市退役军人事务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发表日期:2025-01-03    文章来源:大冶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大冶市退役军人事务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大冶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黄石市局的具体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深化运用主题教育成果,全面实施“精准服务工作法”,全力做好退役军人“五好”工作奋力推动全市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强化思想引领,突出矛盾化解,作用发挥更加充分。

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国防教育、形势政策等方面内容,组织老兵宣讲队深入学校、机关、社区、农村、企业宣讲红色革命故事,累计开展各类宣讲活动33场次,受众900余人次组织全市60名退役军人党员代表开展专题培训,指导各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退役军人党员培训15场次,组织退役军人参加“故事会”“宣讲员”等党建活动100余次。广泛发动退役军人参加基层发展建设,鼓励退役军人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志愿服务等活动依托完成共同缔造示范点24个和老兵工作室24个,化解矛盾纠纷90个,开展老兵宣讲42次,组织全市15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在文明创建、植树造林、乡村振兴和抗旱抢险中开展志愿活动45次。同时,按照“三到位一处理”原则全力做好矛盾化解和安全稳定工作,2024年共接待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及家属政策咨询、来访700余人次,提供政策解答800余人次、法律服务3人次。办理各级信访件共计30件,办结网上平台信访件120件,完成率100%,成功化解历史遗留信访问题4起。八一、国庆等重点时期制定稳控方案,实行安全情况“一日三报”,对摸排出涉军重点人27人、重点群体4个,及时反馈乡镇做好人员的政策解释和稳控工作,确保不发生因涉军事项赴省进京、聚集上访,实现了退役军人信访稳定形势总体向好、平稳可控。

(二)夯实服务体系,优化服务措施,服务质量扎实提升。

对照全国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要求,按照一镇一村一精品的工作思路,完成县级服务中心、乡镇服务站、300人以上村(社区)服务站的示范建设,下拨服务体系建设资金80万元,重点对全市15个乡镇、38个基础较好的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进行提档升级和考评奖补,逐步指导乡镇(街道)退役军人完成一批村(社区)服务站的建设或提档升级,对照省级建设标准、结合军的特色,打造退役军人之家。持续提升评级指标体系,自查整改网上办事指南,实行“军人退役”一件事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落实“减材料、减程序、减时限、减跑动”,对60岁农村籍退役士兵生活补助事项,通过自查、内部核查等方式“减材料”“减跑动”,提高服务质效。

(三)注重民生保障,精准组织培训,促稳就业见底见效。

大力宣传“荆楚老兵求职”小程序,常态化推送就业信息,推送就业信息15余条,覆盖退役军人3000余人。联合人社局等部门,三次组织举办大型专场招聘活动,涉及加工制造、电子信息、服务业、金融业等各个领域超过100家企业参加,为退役军人提供超过2000个就业岗位,现场达成就业意向20余人。3月、9月两次组织退役士兵参加返乡欢迎仪式暨全员适应性培训,共邀请11家优秀企业进行宣讲,为退役士兵分析当前就业形势,推荐就业方向,帮助100余名退役士兵及时调整返乡心态,当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0余人。极大拓宽退役军人求职平台,推动退役军人就业率进一步提高,退役军人促就业稳就业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四)深化工作格局,踔厉双拥创建,拥军导向更加明显。

今年以来,大冶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不断落实关爱尊崇、深化双拥创建,不断浓厚双拥氛围。以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为目标,先后打造双拥主题街区、拥军示范商场,高标准建设各类双拥共建点16个,先后投入60余万元对双拥主题公园进行提档升级,打造了双拥示范街,在《今日大冶》双拥专栏每月开办一期专刊,打造车载广告双拥宣传平台,联合武警中队、鑫索钢构、金桥村打造了三个双拥创建示范点,拍摄了大冶双拥专题片。组织市民和学生代表80余人深入武警大冶支队开展“军营开放日”活动。先后4次深入驻冶部队开展“送法进军营”。端午期间组织开展“军民同心迎佳节、共谱双拥鱼水情”军民联欢会,结合春节慰问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活动。组织开展“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活动,先后有60余个单位3000余人参加烈士祭扫。组织学生和家长代表走进军营、烈士陵园、大冶兵暴旧址、双拥主题公园,先后开展“微长征· 志愿服务项目”6期,参与人员400余人。推动全市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持大冶拥军卡免费乘坐市内公交政策落实落地,累计为持证对象办理拥军公交卡4992张,提供免费乘车11万余人次。严格落实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部队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先后为驻冶官兵协调网络入班、快递入营、子女入学等各类实事8件;协调市住建局优先为住房困难退役军人解决公租房140余套;协助退役军人办理退休、学历提升等事项93次;为23名退役军人、现役军人家属提供法律援助;为210名现役军人立功报喜,发放慰问奖励3.5万元,发放悬挂光荣牌162个。

(五)突出特色亮点,提升服务能力,服务保障更有力度。

一是深入开展“三联三促”活动。制定局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干部职工、优秀退役军人分级分类联系退役军人服务站和退役军人机制,累计市本级开展服务联系300人次,乡村两级开展重点走访服务302人次,通过现场指导、走访慰问、政策宣传、思想交流,有效促进了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创新开展,信访矛盾逐步化解,服务保障提质增效,退役军人之间互帮互助、共同缔造美好生活。

二是定向推荐就业岗位。作为首批“兵教师”专项招聘试点县级市,我局积极响应落实政策,与市委编办、市教育局、市人社局沟通对接,2023年至2024年,共提供退役军人专项教师岗位7个,成功招录“兵教师”4人。2024年9月27日,我局协调高新区交通执法大队,提供交通执法辅助人员退役军人专项岗位8个,我局共推荐12名优秀退役士兵竞聘,经过考核、面试,8名退役军人已全部到岗。

三是实施业务学习提升行动按需制定了培训计划,针对乡镇(街道)服务站和村(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开展分层分类培训2次乡镇(街道)服务站工作人员侧重于信息采集、权益维护等业务培训;村(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主要进行基础业务知识和服务意识培训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重点培训政策法规解读、业务流程规范等内容,开展各类培训12期,培训人员850人次。结合年度退役军人重点工作任务,每月专门集中一天时间,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业务知识学习,指定人员开展业务知识授课,业务技能比武,以赛促学,以学促干,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工作存在的矛盾和困难

今年以来,大冶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政策落实导向,强化服务保障意识,严格落实各项双拥优抚安置政策,全力推进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就业安置、优待褒扬、权益维护、服务保障等各项工作。党的领导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开展、年度安置任务有效落实、就业创业稳步推进。但仍然还存在问题,与上级领导的要求和退役军人的期盼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工作合力有待进一步强化民政、人社、医保、公安等部门的协同合作还不够,资源整合和共享方面需要加强。二是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不够完善,技能培训资源不够丰富,就业平台不够广阔。三是退役军人赴省进京情况仍有发生,针对部分退役军人信访群体矛盾诉求,因政策原因和信访人诉求期待过高,难以做到“事心双解”,不稳定风险仍然存在。

三、2025年工作计划和打算

(一)夯实思想基础,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加强思想教育和正向引导,面向广大退役军人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多渠道深入挖掘优秀退役军人典型事迹,织开展好清明、八一、9.30等重大节日活动,进一步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好退役军人,奋力开创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二)注重作用发挥,提升就业创业成效。深入开展退役军人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加大技能培训宣传力度,提高培训质量,提升退役士兵就业能力。加快建立退役士兵就业创业服务信息平台,加强就业创业政策扶持,加强退役军人就业供需对接,推动退役军人招聘活动常态化、精准化,持续深入实施促进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拓宽退役军人就业渠道。

(三)强化优待关爱,落实优抚褒扬政策。提高优待证“含金量”,拓宽提质应用场景。持续做大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依法合规做好残疾等级评定、带病回乡退役军人等身份认定。按规定及时调整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常态化开展优待证申领发放,全力做好重点优抚对象服务保障工作。做好新时代烈士褒扬工作,发挥烈士纪念设施红色教育主阵地作用,加强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管理维护,全面提升全市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水平。

(四)加快建设基层基础建设,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基层服务站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加强对兼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服务能力和水平确保有足够的人力为退役军人提供服务。同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退役军人服务工作招募律师、心理咨询师、就业创业导师等退役军人作为志愿者,为退役军人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就业创业指导等服务。不断提升基层服务站建设水平加大对基层服务站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对偏远地区服务站的支持力度。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合理划分功能区域,打造舒适、便捷的服务环境。

大冶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2025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