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发布中心 > 热点关注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警报长鸣 不忘历史

发表日期:2025-07-14    文章来源:云上大冶

7月13日上午10时整,尖利的警报响彻大冶市城区及所辖乡镇。我市举行一年一度的“7·13”防空警报试鸣活动,以此铭记1938年7月13日日军轰炸带来的惨痛历史。

试鸣活动分为三个阶段:预先警报于10:00—10:03鸣响(鸣36秒、停24秒,重复3遍);空袭警报在10:15—10:18拉响(鸣6秒、停6秒,重复15遍);解除警报从10:30—10:33连续长鸣3分钟。警报声划破长空,覆盖大冶城区和临空经济区·还地桥等乡镇。

大冶为何选在7月13日拉响警报?

“选择这一天,源于87年前无法磨灭的伤痛。”市国动办负责人的话语沉重。根据历史记录,1938年7月13日,三架日军轰炸机撕裂大冶的宁静,此后数月,日军飞机在境内先后轰炸75次,投弹369枚,数百名无辜生命殒于火海,数百栋房屋化为瓦砾焦土。

市档案馆工作人员乐劲松以馆藏史料《大冶抗日战争史》印证了这段黑暗岁月:“7·13”轰炸后,日军为合围武汉,铁蹄踏破大冶。”资料显示,日军敌机分批向大冶县城及保安、刘仁八、何锡铺等地进行轰炸后,10月中旬,日军兵分3路,开始向大冶地区进犯。一路溯江而上攻击道士袱、石灰窑和黄石港;一路经小箕铺、大箕铺直逼大冶县城;一路由三溪口、刘仁八至金牛,10月26日,日军第九师团抵达贺胜桥,切断粤汉铁路线,至此,大冶地区全部失陷。

侵略者不仅屠戮生灵,更对这片富饶土地进行了贪婪掠夺——日军侵占大冶后,常驻兵力多达1万数千人,扶植日伪政权,开展奴化教育,其中,更是把掠夺大冶铁矿石看成是决定侵略战争胜负的关键。

日本对大冶铁矿的觊觎由来已久。自1893年始,列强便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采矿权,到1938年10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大冶铁矿,成立“大冶矿业所”(简称“日铁”),接管铁矿开采权,在此期间,以“招工”“收编”为幌子,强征1.4万余名劳工下井。矿区内外,高压电网昼夜通电防止人员逃跑;上下班路上,“良民证”检查如影随形;更令人发指的是,劳工稍有反抗便遭枪杀、刀砍、活埋,大冶地区每一寸土地都明明白白记载着侵略者的暴行。

从1900年开始掠夺中国大冶的铁矿资源时起,在长达45年的时间内,日本已先后掠夺了大冶的铁矿石1500多万吨,这些铁矿石被运回日本,制成武器,进一步加剧了对中国及其他国家的侵略。面对暴行,大冶人民以血肉筑起防线:保安镇的民间武装在刘仁八村阻击日军,矿工游击队活跃于铜绿山矿区奋起反击……每一寸土地都见证着不屈的抗争。

新四军鄂皖湘赣指挥部旧址

2005年,黄石市政府决定将7月13日定为防空警报试鸣日。20年来,这声警报已成为大冶的“集体记忆密码”。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试鸣活动更添特殊意义——它不仅是对侵略者的控诉,更是对“居安思危”的警示。

大冶兵暴旧址

近年来,我市将国防教育融入城市血脉,先后打造龙凤山省级国防教育基地1个、红三军团革命旧址等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个,大冶兵暴旧址等黄石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个,修缮新四军鄂皖湘赣指挥部旧址、大冶市烈士陵园等一批红色教育基地,2所学校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同时,紧抓“全民国防教育月、国家公祭日”等节点,开展国防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活动,深入推进全民国防教育宣传普及。“我们不仅要让警报声响彻天空,更要让历史记忆扎根人心。”市国动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10点33分,最后一缕警报余音消散在夏日晴空。在尹家湖公园,市民刘进正带着孩子散步,他感慨道:“之前看过视频图片了解到鸣笛声背后故事,对那些守护家园挺身而出的英雄印象特别深刻。”刘进表示,警报声就像历史的钥匙,以后会把背后缘由讲给孩子听,慢慢培养他的爱国之心。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警报是最响的清醒剂。当解除警报的长鸣回荡在大冶的街巷,它提醒着人们:真正的和平,永远构筑在对历史的深刻铭记与对未来的共同守护之上。这是大冶的集体记忆,更是一个民族面向未来的精神坐标。(记者 但超 实习生 周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