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地方部门平台链接 > 市直部门 > 大冶市发展和改革局 > 政策 > 其他主动公开文件

市发改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发表日期:2024-12-20    文章来源:大冶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4年以来,市发改局围绕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和全市中心工作,认真贯彻我市依法治市相关要求,全面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不断提高发改系统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执法水平,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全面加强党对法治发改建设工作领导。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及时跟进学习、常学常新,引领全局领导干部厚植法治理念。一是坚持领导带头全面系统学法。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梳理业务领域法律法规清单,制定学法计划,明确学法重点,通过党组会、中心组学习会组织集体学法10余次,自觉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严格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局党组带头落实民主集中制,党组书记主持召开党组(扩大)会、局长办公会专题研究部署法治重点工作20余次,落实年度法治工作要求,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严格执行重大决策程序有关规定,“三重一大”事项均按规定进行集体讨论决定。三是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制定《市发改局2024年法治建设工作要点》,创新普法方式,加强法治培训,引导干部职工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用实际行动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各项工作中。结合宪法日、环境日、生态日、“安全生产月”“节能宣传周”等重要节点,多层次、全方位、矩阵式参与开展“法治进企业、进校园”“诚信建设宣讲”等主题宣传15场次,发放资料1.2万余份,营造了在学法中宣传、在宣传中学法的浓厚氛围。

(二)着力提升依法审批效能,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持续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提升线上“一网通办”,落实线下“只进一门”,为企业提供全流程“保姆式”服务,实现“清单之外无审批”、企业办事“一次不跑”“即申即办”。动态调整权责清单,梳理行政职权97项,严格执行政务公开制度,公开办事流程和时限,接受社会监督。二是不断优化行政审批模式。严格项目审批程序,全年依法依规办理立项审批(备案)项目6267件(其中户用光伏项目5455件),总投资961.68亿元(含光伏项目投资16.91亿元),群众满意率达100%。全面落实全市重大项目市级领导包保推进机制,开辟对上争取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全年共办理对上争取落实资金项目85个,总投资221.18亿元。三是压紧压实审批主体责任。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谁行权、谁担责”的原则,压实业务股室责任,督促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要求,对监管事项目录清单进行集中梳理,扎实推进“互联网+监管”工作规范化,实现行政许可事项监管有据可循、有法可依。

(三)持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坚决守牢安全发展底线。一是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进一步分别规范梳理市发改局行政执法事项和“综合查一次”联合检查事项29项、11项。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进行法制审核的“三项制度”,持续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二是持续加强重点领域执法。持续开展粮食安全、价费管理、人防工程监管、油气长输管道等领域专项行动20余次,常态化开展安全检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年实现粮食安全、人防安全、油气长输管道重大安全事故“零发生”。粮食安全责任制全面落实,创新开展粮食流通监管“铁拳行动”我市2024年省市粮食安全考核均获评优秀等次;价格调控监管精准有效,对天然气配气成本、物业收费、停车收费等严把政策关,刊发“价比三家”58期,全市市场价格持续运行在合理区间;群众国防意识与应急避险能力显著提升,圆满完成防空警报试鸣和人防疏散应急演练活动,稳步完成国防动员、人民防空体制机制改革;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实现重点用能企业监控全覆盖,分批完成全市80家重点用能企业实施能效核查。三是全力防范化解矛盾风险。依法有效化安全监管领域矛盾纠纷,全年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47件,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率为100%,未发生行政复议败诉情况或行政诉讼案件。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法治教育,筑牢依法行政基础。强化法治理论学习,将法律、行政法规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和支部主题党日必学内容,广泛开展学习培训、普法宣讲,强化行政执法岗位能力训练,通过知识竞赛、典型案例剖析等方式,提高法治思维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

(二)拓展学法渠道,实现普法全面覆盖。强化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等与自身业务和部门协同执法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法治素养。深入开展法律法规进机关、进单位、进企业活动,营造浓厚学习氛围,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LED显示屏、宣传展板、宣传栏等阵地,强化技术赋能,广泛宣传节能、粮食安全等法律知识,不断丰富普法宣传形式和内容,推进线上线下普法效果形成协同效应。

(三)深化执法监督,提升依法行政质效。健全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惩戒联动机制,每季度开展执法回访,重点核查“首违不罚”清单执行情况。依托大冶政务服务平台开通执法投诉专栏,建立涉企检查备案评价系统,实现执法行为线上可追溯、线下可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