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天太热了,跟我们回站里歇歇吧,有空调房和冰镇绿豆汤。”7月15日正午,在大冶市火车站广场的树荫下,大冶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黄太佳正耐心劝说一位蜷缩着的流浪老人。
老人摆摆手拒绝后,她麻利地从救助包里拿出矿泉水、面包和藿香正气水,又递上一张印着24小时热线的联系卡:“这是我们的电话,您要是不舒服了随时打,我们马上过来。”
这是大冶市救助管理站“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的场景。大冶市救助管理站每日分时段对车站、商圈、桥梁涵洞、废弃房屋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
“越是高温时段,流浪乞讨人员越容易出现中暑风险。”该站站长擦着额头的汗说,“我们调整了巡查时间,避开正午最炎热的两小时,但清晨五点和傍晚时段会加密巡查频次,确保不留死角。”
在城乡接合部的一处桥梁下,工作人员发现了正在整理废品的刘师傅。当接过冰镇酸梅汤时,他感动地说:“昨天就看见你们在附近转,没想到今天真把冷饮送到这儿了。我就是临时来这边收废品,没打算麻烦你们,真是太贴心了。”
“来,张师傅,这是给您准备的防暑包,里面有风油精和降温贴。”7月16日上午,港湖村临时救助点热闹非凡。大冶市救助管理站联合“村两委”开展的“清凉共享”活动,吸引不少环卫工人、志愿者和临时遇困群众前来。
正在领取防暑物资的环卫工人赵大姐说:“上次我在清扫路段时,看到有个小伙子中暑晕倒在路边,赶紧打了救助站电话,他们十分钟就到了。现在我们清扫时都会多留意,遇到需要帮助的人能第一时间搭把手。”据统计,自2019年以来,该救助点累计为救助站提供流浪人员线索20余条,协助8名流浪人员成功返家。
截至目前,大冶市救助管理站“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已救助34人,发放食品药品60余份,宣传单200余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