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地方部门平台链接 > 市直部门 > 大冶市农业农村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

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54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发表日期:2025-07-25    文章来源:大冶市农业农村局

冯凡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将“优质稻米”纳入我市N+1产业链的建议》(54号建议)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农业产业链工作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并为我市农业农村发展和粮食安全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设性建议。

我局在收到您的建议后,领导高度重视,针对您提出的将优质稻米纳入我市N+1产业链,补足“集中育秧、烘干、存储、区域品牌打造”等产业链短板,提升品牌价值链,打造金牛镇优质稻米生产区的建议,结合我局职能职责,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并明确工作专班,大力推进稻米产业链建设。我局工作专班于4月1日、7月17日赴金牛镇与您面商,积极沟通交流,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和黄石市委关于“三农”系列决策部署,切实稳固我市粮油等重要农作物生产安全根基,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和202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打好粮油生产“三稳、一提、一增”(即: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提单产,增总产)组合拳。同时,针对您提出意见建议,我局还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积极推进稻米产业链建设。今年以来,我局制定起草了《大冶市2025年稻米产业链建设方案》,并培育形成以湖北超丰米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粮油订单农业联合体”,成功打造“米小臻”“虬川河”香米等大冶本土优质香米精品品牌,通过“订单农业+种植大户+全产业链管控”模式,年直接带动种粮大户200户以上、辐射带动其他农户2000余户,发展优质稻订单生产示范基地4万亩,为我市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示范样板。

(二)全面补足稻米产业链短板。今年以来,我们持续加快稻米产业链“延链、扩链”,补足产业链相关短板,紧盯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指导农业生产主体投建“水稻集中育秧工厂”,实现全市水稻集中育秧配套大田机插秧服务能力突破1万亩,推行“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引导湖北超丰米业有限公司、金牛米厂、西山米厂、源泉米厂等稻米加工企业与种植户签订优质稻订单协议,发展优质稻订单生产示范基地4万亩。建立健全粮食市场化收储融资长效保障机制,依托市农业集团搭建服务平台,提供烘干条件、仓储资源对接和资金政策支持,优化收储运营效率、完善粮食产业供应链体系建设。

(三)倾力打造优质稻米生产区。今年以来,我们扎实推动水稻单产攻关和品质提升,重点推广“虾稻一号、珠两优5298、隆稻3号”等优质品种,集成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插秧及绿色防控技术,大力推行“配方肥+秸秆还田+侧深施肥”模式,实现全市水稻绿色防控面积达20万亩以上,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超90%。实施粮油单产攻关“百千万”示范行动,建立优质稻高产示范片21个,面积2.1万亩,其中万亩示范片1个,千亩示范区10个,百亩示范点10个,有力构建“万亩片区有专家、千亩点位有骨干、百亩田间有标兵”的服务格局。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稳定粮油生产,保障粮食安全。高位推进全年粮油等重要农作物稳产保供,切实压紧压实粮食安全责任,同时,加快推进我市稻米产业链建设,积极向上争取省市级粮油生产项目,坚持“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农民多种粮、种好粮。

(二)落实惠农政策,保障农业建设。多形式、多渠道、多举措推进惠农政策宣传,实现农村社会面全覆盖。认真组织年度惠农补贴申报工作,指导各乡镇农办和农业生产主体对标申报,同时健全完善审核流程和监督机制,严厉打击虚报冒领、重复申报、违规套取、截留挪用惠农补贴政策的违法行为,确保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同时积极向省农业农村厅、黄石市农业农村局等争取项目资金,整合相关项目资金,多形式、多举措筹措建设资金,保障农业建设项目资金需求。

(三)加强业务指导,落实防灾减灾。完善制定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和工作预案,结合重点农时农事时期,加强灾害性天气会商研判和预警信息发布,落实落细防灾物资储备和抗灾物资调度工作机制,及时指导各乡镇落实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措施,全面稳定农业“基本盘”。

今后,我们将不遗余力,多方协作,探索推进我市稻米产业链建设,严格牢记“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坚决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同时,也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市的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并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