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统计局2023年部门预算公开情况说明
目 录
一、单位主要职责
二、机构设置情况
三、预算收支安排及增减变化情况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情况说明
五、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
六、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及增减变化情况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说明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说明
九、政府采购预算安排情况
十、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十一、项目预算绩效情况
十二、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十三、专业名词解释
附件:大冶市统计局2023年部门预算公开表
一、单位主要职责
1、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市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及时。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全市统计规划、基本统计制度、统计标准,指导全市统计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执行统计法,查处全市各类统计违法行为。
2、按照国家和省建立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核算制度要求,组织实施全市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投入产出调查,统一管理和核算全市地方生产总值,搜集、整理和发布国民经济核算有关信息,汇编提供全市国民经济核算资料。
3、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全市人口、经济、农业等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汇总、整理和提供全市有关国情国力方面的统计数据。
4、组织实施全市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社会福利业等统计调查,收集、汇总、整理和提供有关调查的统计数据,综合整理和提供地质勘查、旅游、交通运输、邮政、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用事业等基本统计数据。
5、组织实施全市能源、投资、消费、价格、收入、科技、人口、劳动力、社会发展基本情况和资源、物流、环境基本状况等统计调查,收集、汇总、整理和提供有关调查的统计数据,综合整理和提供资源、房屋、对外贸易、对外经济等全市性基本统计数据。
6、围绕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高新技术开发区(园区)、“一元多层次”战略及长江经济带等组织开展统计调查工作。统一核定、管理、公布全市性基本统计资料,定期发布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信息,组织建立部门统计信息共享制度和发布制度。
7、对全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资源环境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预测、统计预判和统计监督,向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建议。
8、管理市直部门统计标准依法审批或者备案各部门(地方)统计调查项目,指导管理各部门和各乡镇的统计调查计划、调查方案,指导专业统计基础工作、统计基层业务基础建设,建立健全全市统计数据质量审核、监督和评估制度,开展对重要统计数据的审核、监控和评估,依法监督管理全市涉外调查活动。
9、建立和管理全市统计信息化系统和统计数据库系统,建立和维护全市基本单位名录库,贯彻执行国家、省制定的统计数据库、网络基本标准和运行规则。
10、领导和管理市统计局直属事业单位。指导乡镇统计信息化建设。协助管理乡镇统计分局局长、事业编制人员及以钱养事人员。指导全市统计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管理全市统计专业资格考试、职务评聘和从业资格培训工作。组织指导全市统计科学研究和统计工作合作交流;组织管理和指导社情民意调查及统计学会工作。
11、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三农”、科技、节能降耗考核工作,参与市政府对各乡镇、各部门的目标管理考核工作。
12、负责市统计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13、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机构设置情况
大冶市统计局由机关4个股室和2个非独立核算的二级事业单位组成,合并编制预算。具体构成如下:
大冶市统计局内设机构
序号 | 机构名称 |
1 | 办公室(法规股) |
2 | 综合统计和核算股 |
3 | 工业和固定资产投资股 |
4 | 服务业和社会统计股 |
大冶市统计局二级事业单位(非独立核算)
1 | 大冶市经济社会调查队(加挂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办公室牌子) |
2 | 大冶市普查中心(加挂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牌子) |
三、预算收支安排及增减变化情况
(一)预算收入情况
大冶市统计局2023年部门预算总收入预计929.53万元(2个下属二级事业单位与机关统一核算),比上年增加100.58万元,增长12.13%。其中:财政拨款(补助)929.53万元,占总收入的100%。
(二)预算支出情况
大冶市统计局2023年部门预算总支出929.53万元(2个下属二级事业单位与机关统一核算),比上年增加100.58万元,增长12.13%。其中:基本支出556.81万元,占总支出的59.9%;项目支出372.72万元,占总支出的40.1%。
(三)预算收支增减变化情况说明
2023年预算总收入预计为929.53万元,较上年增长12.13%。主要原因是:财政拨款(补助)增加100.58万元。
2023年部门预算总支出929.53万元,较上年增长12.13%。主要原因是:基本支出预算556.81万元,较上年增加73.42万元,增幅15.19%;项目支出372.72万元,较上年增加27.16万元,增幅7.86%。按经济分类分:
1、基本支出
(1)工资福利支出466.76万元,较上年增加67.41万元,增幅16.88%。主要用于主要用于部门人员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工资、基本医疗保险费、生育保险费、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其他工资福利支出等。该项支出比上年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员增加。
(2)商品和服务支出58.67万元,较上年增加7.28万元,增幅14.17%。主要用于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工会会费、因公出国费、维修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交通费用等支出。该项支出比上年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员增加。
(3)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29.39万元,较上年减少3.26万元,减幅11.09%。主要用于退休人员医疗费补助等。该项支出比上年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测算口径变化。
(4)资本性支出2万元,较上年增加2万元,主要用于办公设备购置。该项支出比上年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办公用品购置从此项目支出。
2、项目支出
项目支出预算372.72万元,较上年增加73.42万元,主要原因是新增大样本轮换工作经费这一项目。本单位项目支出具体如下:
(1)统计百强及相关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经费70万元,主要用于百强县市创建和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2)文化、乡级抽样、畜禽、粮食产量、城乡一体化住户、大样本轮换工作、劳动、统计工作会、年鉴印刷项目经费120.72万元,主要用于各项统计调查。
(3)经济普查“以钱养事”人员经费及“四上”企业统计星级管理人员补助175万元,主要用于经济普查“以钱养事”人员工资和“四上”企业统计星级管理人员补助。
(4)基本单位名录库维护及统计部门信息共享经费7万元,主要用于调查单位管理系统的维护。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情况说明
2023年财政拨款收支总预算为929.53万元,较上年增长12.13%。主要原因是人员增加。
五、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
2023年机关运行经费556.81万元(2个下属二级事业单位与机关统一核算),比上年增加65.42万元,增长13.31%,主要是因为人员增加。
具体预算安排如下:基本工资105.85万元、津贴补贴53.13万元、奖金139.65万元、绩效工资28.82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41.95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26.2万元、公务员医疗补助缴费21.83万元、其他社会保障缴费1.85万元、住房公积金39.29万元、其他工资福利支出8.19万元,办公费19.68万元、印刷费7万元、差旅费0.5万元、维护费0.5万元、会议费2万元、培训费2万元、公务接待费0.8万元、劳务费0.2万元、工会经费6.55万元、其他交通费8.42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11.02万元,退休费28.37万元、生活补助1.01万元,办公设备购置2万元等。
六、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及增减变化情况
2023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支出0.8万元,与上年预算减少0万元。
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预算为0万元,较上年减少0万元,在实际执行中根据计划据实调整;
其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0万元,较上年预算减少0万元,主要用于公务用车的燃料费、维修费、保险费、通行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0万元,本单位2023年无公务用车购置计划。2023年公务用车保有数0辆。
其中:公务接待费0.8万元,较上年减少0万元,主要用于接待上级部门各类检查、专题调研、学习等各类公务接待支出。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2023年本单位无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
2023年本单位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九、政府采购预算安排情况
按照现行政府采购管理规定,2023年部门预算中纳入政府采购预算的支出合计2万元,比上年增加2万元,主要原因是办公设备设施购置预算增加。
货物类2万元,主要是计算机等设备支出。
服务类0万元。
工程类0万元。
十、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23年预算批复日止,本单位共有车辆0辆,其中:一般公务用车0辆,其他车辆0辆;单位价值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0台(套),单价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0台(套)。
十一、项目预算绩效情况
2023年实行绩效目标管理的项目有4个,项目预算372.72万元。
1、统计百强及相关统计基层基础工作项目。该项目预算支出70万元,主要用于百强县市创建和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2023年度项目绩效总目标:做好百强县市综合考评工作及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
成本指标:经济成本指标-支出按照预算安排执行
产出指标:数量指标-确保数据质量准确真实
质量指标-做好百强县市考核指标数据收集整理
时效指标-重点工作办结及时率100%
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指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社会效益指标-提供统计咨询,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满意度指标:服务对象满意度-群众满意度98%以上
2、文化、乡级抽样、畜禽、粮食产量、城乡一体化住户、大样本轮换工作、劳动、统计工作会、年鉴印刷等工作项目。该项目预算支出120.72万元,主要用于各项统计调查。
2023年度项目绩效总目标:高质量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统计任务;切实加强社情民意调查工作;切实加强《统计法》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工作。
成本指标:经济成本指标-支出按照预算安排执行
产出指标:数量指标-应统尽统
质量指标-监测经济运行、就业形势变化等
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监测经济运行、就业形势变化等
社会效益指标-监测经济运行、就业形势变化等
满意度指标:服务对象满意度-群众满意度98%以上
3、经济普查“以钱养事”人员经费及“四上”企业统计星级管理人员补助项目。该项目预算支出175万元,主要用于经济普查“以钱养事”人员工资和“四上”企业统计星级管理人员补助。
2023年度项目绩效总目标:做好经济普查“以钱养事”人员工资及“四上”企业统计星级管理人员补助发放工作。
成本指标:经济成本指标-支出按照预算安排执行
产出指标:数量指标-应发尽发
质量指标-完善“四上”企业星级管理制度,确保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
时效指标-及时予以发放
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指标-夯实统计基层基础,提升统计数据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社会效益指标-优化企业统计台账建设
满意度指标:服务对象满意度-群众满意度98%以上
基本单位名录库维护及统计部门信息共享工作项目。该项目预算支出7万元,主要用于调查单位管理系统的维护。
2023年度项目绩效总目标:做好单位名录库维护及信息共享工作。
成本指标:经济成本指标-支出按照预算安排执行
产出指标:数量指标-单位入库率100%
质量指标-入库准确率100%
时效指标-在规定时间节点入库
满意度指标:服务对象满意度-信息共享满意率100%
十二、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无。
十三、专业名词解释
1、财政拨款收入:指本级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2、其他收入:指除“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以外的收入,包括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捐赠收入,现金盘盈收入、存货盘盈收入、收回已核销应收及预付款项、无法偿付的应付及预收款项等。
3、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
4、项目支出:指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发生的各项支出。
5、“三公”经费:指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用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其他交通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6、机关运行经费:指为保障单位运行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附件:大冶市统计局2023年部门预算公开表
见网页下方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