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统计局围绕“当好主力军、建成节点城、奋进五十强”目标,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做好数据生产质量管控、指标分析、项目入库、企业进规进限、经济普查等工作,以高质量统计服务助力我市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理论学习,夯实思想根基。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充分运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领导干部上廉政党课以及“廉政月学”等载体,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抵制违规吃喝专项整治和党员干部违规参与民间借贷问题专项教育整顿活动、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组织学习《公务员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等党内法规,观看警示教育片,提高干部职工崇廉拒腐的思想警觉性和行动自觉性,增强了党性修养和党纪观念。截至10月份,共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14次、专题研讨14次、党员大会集中学习9次。
(二)抓统计监测,实现百强再进位。以GDP核算为龙头,抓实抓细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赛迪百强、中郡百强等指标体系研究、分析和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均取得较好成效。湖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排名第4,前进4位;长期保持与中郡所、中小城市研究院、竞争力智库等评价机构的联系,中郡百强去年成功保位63位,湖北首位;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综合实力百强81位,进4位,湖北首位;首届城市现代化综合竞争力百强排名75位,湖北首位;赛迪百强排名67位,进12位。《数说大冶》《统计专报》《统计信息》等各类统计产品近10余篇被市领导签批。
(三)抓统计服务,深入一线调研。多次赴武汉争取省市统计局、国网湖北电网公司支持,商定金上湖北特高压项目由湖北电网公司申报入库,茗山特高压站建设投资约58亿元,按当月实际完成投资额计入大冶市。深入长荣液化气站、宏城气体充装站等企业进行调研,积极协调行业主管部门对企业进规进限流程及所需资料进行梳理,并宣传税费奖补、资金奖励等相关进限优惠政策,打消企业主思想顾虑,让达规企业应进尽进。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四上”企业61家,其中规上工业36家(其中2022年度小进规28家)、限上商贸业17家。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家,有资质的建筑业和有开发经营活动的房地产企业7家。
(四)抓先行先试,全面推进经济普查。积极主动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将“五经普”经费806.6万元列入了财政预算。市、镇两级普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均已成立,成员部门单位人员均已明确,选聘“两员”1375人,确保每个普查小区2人以上。将东岳街道全域纳入“五经普”综合试点,重点聚焦“五大”难题进行积极探索,形成了企业法人和个体户询问记录表、编制了询问指导手册,将财务指标设计成问题清单等有效经验。邀请省统计局叶福生副局长作专题辅导,全体“四大家”领导、部门主要负责人,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两员”、重点企业负责人共800余人参加培训。经济普查反映大冶经济社会水平,关系大冶“冲刺千亿县、奋进50强”是否顺利实现的重要意义、现实意义在全市上下形成广泛共识。开展“地毯式”清查,单位和个体户数与“四经普”比均实现翻番。
(五)抓统计监督,不断提升数据质量。按照“全面自查、应改尽改、巩固提高”要求,扎实开展统计造假专项整治行动,积极整改自查发现的问题。推动市委、市政府制订出台《大冶市党政领导干部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规定》,联合市委巡察办印发《市委巡察机构与市统计部门有关工作贯通协作暂行办法》文件,完善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制度,开展月度统计数据质量核查和年度统计执法检查、“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不断巩固专项整治成果,严防数据造假“反弹回潮”。
(六)抓改革创新,不断夯实基层基础。以星级企业管理为抓手,紧盯源头数据生产。坚持动态考核,确保“能升则升、该降则降、应退尽退”。积极谋划推进企业电子统计台账省级综合试点工作,建立“政府主导、统计牵头、部门配合、乡镇落实、企业实施”五级责任体系和“视频教学先行、企业自主安装先试、乡镇统计中心跟进指导、软件公司专班协助”四步走高效组织模式,专班专职推进试点工作。已实现工业、投资、商贸、服务业、房地产、建筑业、能源、工资等专业电子台账全覆盖。率先开发农业电子统计台账软件,目前已试运行,农业统计基层基础水平实现新提升。
二、2024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市统计局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距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2024年,市统计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力做好有关工作。
(一)强化干部队伍教育管理。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个核心,采取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支部主题党日、廉政月学等形式深化全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通报批评等制度,强化党员干部纪法意识。运用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荆楚旗帜、黄石党建、大冶发布等平台和“党课开讲啦”“湖北干部在线”等载体,通过视频讲座、情景课堂等生动鲜活的方式,组织党员开展学习。运用全市红色教育资源和党性教育基地开展学习,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砥砺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
(二)全面推进“五经普”工作。围绕冲刺千亿GDP目标,健全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上下协同参与”的工作格局。综合运用视频连线、远程协助、编发操作视频等方式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各级统计人员业务能力,圆满完成一次高质量的经济普查工作,为奋进50强打下坚实基础。
(三)持续提升监测服务水平。强化主要宏观指标和先行指标监测,认真做好就业、居民收入、农业、工业、服务业、投资、消费等指标统计监测,科学研判月度、季度、年度经济运行走势和特点,增强经济运行监测的客观性、预警性、有效性,以“盘存量、挖增量、稳变量”确保“五经普”目标的实现。
(四)持续巩固统计基层基础。继续做好星级企业创建、基层基础提升、企业电子统计台账巩固提升等工作。认真总结企业电子统计台账综合试点经验。持之以恒做好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赛迪百强考核指标的分析研判,加强部门统筹协调,严格落实评价办法和统计制度,提高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水平,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五)持续推进进规进限工作。充分发挥稳规进规工作专班牵头抓总作用,充分利用“五经普”有关成果,全面清理“四上”企业培育库,力争应统尽统、应入尽入,不断壮大我市“四上”企业库,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