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经济普查?
答:经济普查,是为了全面掌握我国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建立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为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础所进行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
2.“五经普”有何重要意义?
答:“五经普”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开展好“五经普”,对于摸清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家底”,全面了解新时期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新特征,深化统计现代化改革,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3.“五经普”普查什么?
答:普查对象为在中国境内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普查覆盖除农业以外的各行各业,包括基本属性、财务状况、生产经营、生产能力、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科技活动、从业人员等。
4.普查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普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组织结构、人员工资、生产能力、财务状况,生产经营,能源生产和消费、研发活动、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交易情况,以及投入结构、产品使用去向和固定资产投资构成情况等。
5.“五经普”的普查方法是什么?
答:首先采取“地毯式”清查方法,对辖区内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个体经营户进行全面清查。然后对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在全面清查的基础上进行普查登记;对个体经营户在全面清查的基础上,进行抽样调查。
6.“五经普” 获取什么时间的资料?
答:“五经普”的标准时点为2023年12月31日。普查登记时,时点指标填写2023年12月31日数据,时期指标填写2023年1月1日-12月31日数据。普查时期资料为2023年年度资料。
7.“五经普”在时间上是怎样安排的?
答:普查标准时点为2023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23年年度资料。普查工作分三个阶段:2023年为普查准备阶段,主要是组建普查机构,开展宣传动员,制定普查实施方案,完成人员选调与培训,组织开展普查试点和单位清查等;2024年为普查登记、数据审核处理和普查结果发布阶段;2025年为普查资料开发应用和普查总结阶段。
8.五经普”对企业和百姓有什么好处?
答:通过经济普查,能客观了解宏观经济和行业信息,为企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有利于企业正确判断行业发展和市场走向,适时作出生产经营决策。对于百姓来说,国家掌握了正确的信息,在制定社会保障标准、教育、医疗、就业安置、社会民生领域等政策时将更有针对性,使经济社会发展利益能够惠及普通百姓。对于个人来说,通过对普查信息的了解,能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利于个人对就业、消费、投资等作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