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地方部门平台链接 > 市直部门 > 大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财政资金 > 财政预决算

大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19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发表日期:2020-12-25    文章来源:财政局

大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19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推进国土绿化·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2、项目计划起止时间:2018年-2020年

3、项目主要内容、涉及范围: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进“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和乡村振兴战略,补齐生态短板,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实施精准灭荒、通道绿化、农村绿美、森林提质、扶贫产业、创森骨干工程等“六项工程”,强化“定目标、定任务、定设计、定责任、定管理、定奖罚”等“六定”措施,大力度、高标准推进国土绿化,提升城乡绿化水平,建设生态优美、绿色宜居之城。

计划完成营造林5.3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3万亩(精准灭荒造林2.6万亩,坟山绿化和其他片林0.7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全年完成精准灭荒抚育67156亩;完成补植补造及森林质量提升工程2万亩;新建绿色示范乡村22个(其中省级10个);完成通道绿化46.8公里、水岸绿化45公里,建成高标准农田林网40公里,巩固完善已建农田林网41.18公里。

(二)项目资金预算(包括财政资金、其他资金)和绩效目标情况。

2019年市委、市政府继续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市财政专门设立34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造林奖补和工作经费,其中造林奖补资金3200万元(向上争取1500万元,本级安排1700万元),工作经费250万元。各乡镇尽可能整合各类项目资源,拼盘各种项目资金,切实保障造林绿化及创森重点工程建设的需要。

本项目具体涉及5个方面的内容,预计资金1825万元。其中:

1、2018年度精准灭荒工程(第1年抚育):预计资金341.2115万元;

2、2018年度精准灭荒工程(第2年补植+抚育):预计资金1120.1187万元;

3、2018年其它片林(第1年抚育):预计资金108.6698万元;

4、茗山乡创森小游园项目:预计资金130万元;

5、2019年创森工作经费:预计资金125万元。

二、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一)前期准备、组织过程。

2018年冬及2019年春季以来,林业部门在各乡镇、其他相关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市政府安排部署,细化清单,倒排工期,克难攻坚,定点对图作战,较好地完成全年造林目标任务;与2018年相比,我市造林专业队比例进一步提高,其中南部山区乡镇大面积荒山基本上落实了专业队造林,专业造林比例进一步提高;从上半年督办检查和省级核查情况看,造林质量比去年高、效果比去年好。

特别是针对2018年全省精准灭荒现场推进暨森林防灭火工作会议上,省林业厅刘新池厅长通报了全省国土绿化、森林防火及松材线虫病防治情况;我市除任务完成率外,其余指标如上报准确率、造林合格率、抚育管护率在全省排名均靠后。为此,市绿化委员会市林业局加强整改,印发了《关于开展2018年度精准灭荒工程补植补造和复查整改等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乡镇务必坚持“成活是硬道理,成林是硬政绩”的原则,进一步落实造林管护主体,切实抓好问题整改,确保高质量完成2018年目标任务。

各乡镇按照文件督促业主开展了割灌除草、培土、施肥、防火等抚育管护措施,提交本乡镇补植补造复查验收报告;市林业局根据上报资料编制项目资金兑现表,组织资金兑现。

(二)项目管理情况

1、强化对标任务抓落实。去冬以来,我局将2019年造林任务作为战略任务、政治任务来抓,以市政府办公室文件,在秋冬造林动员会上印发《大冶市今冬明春造林绿化实施方案》、下发四项《任务分解清单》,编制《大冶市2018年度精准灭荒工程检查验收图》、《大冶市2019年度精准灭荒作业设计图》,明确山头地块,落实灭荒任务责任单位、责任人;计划任务全部上图,挂图作战;我局组派指导组全程跟踪指导,及时掌握进度和质量;各乡镇组织造林公司、造林专业队按图施工、按设计施工,较好地按设计班点完成了灭荒任务。

2、强化建章立制抓落实。主动争取市政府的支持,在广泛征求乡镇和部门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在全省第一个颁布实施《大冶市造林质量行政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以此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管林护林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增强对造林成果的保护意识。通过建章立制,进一步提高造林管理水平,确保造林质量与成效,为林业生态建设保驾护航。

3、强化对标整改抓落实。针对上级督办和调研指出的精准灭荒新造林质量不高、上报数据不精准、栽后管护不到位、问题小班整改不到位等四个方面的问题,立行立改,及时向黄石市“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提交整改报告。一是局班子成员带队,组建6个调查工组,开展复查整改;二是印发了《2018年精准灭荒工程不合格小班补植补造复查验收技术方案》,邀请省规划院高级工程师授课,开展移动GIS使用技术培训,利用MAPZONE软件配备平板电脑现场逐小班排查整改。

三、综合评价结论

通过对项目及绩效进行客观、清晰的概括性评价,绩效评价等级优(98分)。

四、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分析

(一)项目资金情况分析。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

市委1号文安排本级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造林绿化本级奖补资金1700万元,工作经费250万元;实际使用资金1825万元;其中:造林绿化奖补1570万元,创森小游园130万元,工作经费125万元。

2、项目资金执行情况。严格按照《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中央财政林业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12〕505号)要求,兑现创森及项目资金。一是“先造后补”。当年新造且未享受过国家项目补贴的新造林,经检查验收后作为造林补贴对象。二是“质量优先”。将造林质量好的人工造林优先列入补贴范围。三是 “谁造谁有”。将核实造林主体作为造林补贴检查的重要内容,造林补贴直接兑现给造林主体,确保造林主体受益,防止冒领、挪用。四是层层把关。春季造林检查时对造林主体调查登记,秋季复查时进行核实。检查验收结果、资金兑现情况接受检查验收人员、村镇主管领导、林业站负责人、林业局分管负责人、财政局业务科室负责人审核。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一是建立了科学合理、层次清晰、分工明确、覆盖全面的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加强了对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机制;二是资金分配的各个环节和有关内容合理到位,杜绝了截留、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的情况发生;三是资金的拨付按文件规定的使用单位拨付,严格禁止转移项目资金、虚报项目等现象出现。

(二)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投入资金合计1825万元,其中:

①2018年度精准灭荒工程(第1年抚育):省核合格面积33459.9亩(补贴标准100元/亩),补植整改新增合格面积6932.4亩(补贴标准400元/亩),计划资金341.2115万元;

②2018年度精准灭荒工程(第2年补植+抚育):省核合格面积33459.9亩、补植整改新增合格面积6686.55亩(补贴标准300元/亩),计划资金1120.1187万元;

③2018年其它片林(第1年抚育):县核合格面积11480.47亩(补贴标准100元/亩),补植整改新增合格面积142.37亩(补贴标准200元/亩),计划资金108.6698万元;

④茗山乡创森小游园项目130万元;

⑤2019年创森工作经费125万元。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项目实施切合了“生态立市,产业强市”,“绿色大冶,生态新城”为建设主题,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总体推进、分期达标,城乡联动、全民参与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深入实施国土绿化,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构建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切实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全力打造生态文明、经济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丽大冶。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本项目公户拨付到乡镇,由乡镇再发放到造林业主;私户委托邮政银行代发,实施一卡通管理,邮政银行短信提醒,未再现差错,群众极为满意。

五、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

三年目标任务虽已完成,但仍是“年年栽树不见绿”。按照“保成活是硬道理、保成林是硬政绩”这两把尺来衡量,我们的工作成效离目标要求距离较远。大多数乡镇未达到“栽得上树、成得了林、成得了景、富得了民”的目标要求,新造林难成活更难成林消号,详见各乡镇精准灭荒问题清单统计数据分析附表;灵乡镇几个灭荒大村灭荒造林后返荒严重,整个生长季节只见芭茅不见树苗;金湖街办部分小班栽植质量较差,造林苗木选择不当,质量不符合要求,造林面积合格率低;茗山乡部分村造林不专业,管护不到位,苗木保不住,长不好。

(二)下一步改进措施。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创新管理手段,用新思路、新方法,改进完善财务管理方法,用制度管项目,用制度管资金,杜绝一切腐败现象。

六、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一)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情况。

绩效自评结果未充分应用,今后要将自评结果结合项目实施情况与阶段性通报同步。

(二)绩效自评结果拟公开情况。

1、目前绩效自评结果公开透明不够,应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结果反馈整改制度,及时将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到项目单位。

2、督促项目单位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措施,进行整改落实。

七、绩效自评工作的经验、问题和建议

(一)绩效自评工作的经验。

1、绩效评价应充分考虑项目性质,至少应在项目实施完成后一个完整年度过后开展,效益显现缓慢的项目应考虑连续三个年度后再开展绩效评价,便于数据的收集和对比分析。

2、绩效评价应紧扣绩效目标的设定,对目标的执行情况开展评价,看是否达到了绩效目标的要求。目前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常常忽视对绩效目标执行结果的评价,使绩效目标和绩效评价之间脱节,导致绩效评价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建议绩效评价工作与绩效目标的设定严格匹配,保持整个绩效管理工作的一贯性和连续性,真正实现预算绩效的闭环管理。

(二)绩效自评存在的问题。

1、部分乡镇造林质量不合格。全市村集体造林成活率明显低于专业队造林。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栽植密度达不到合理株数要求、苗木质量不达标、林地清理和整地挖穴不符合技术规定,栽植质量不符合要求等。需整改面积和小班个数比例较小,造林质量较好的乡镇有:灵乡镇(1.4%、5.3%)、保安镇(2.7%、10%)、殷祖镇(5.6%、10.5%);需整改面积和小班个数比例较高,问题较多的乡镇有:陈贵镇(56.7%、41.2%)、金湖街办(51.9%、40.6%)、罗家桥街办(45%、50%)。

2、栽后管护不到位。全市大部分小班未进行有效的抚育管护,特别是村集体造林的小班,由于管护责任落实不到位,导致成活率低;省级核查核实面积中,大部分小班面积抚育不到位,导致下半年省级验收仍然要在芭茅丛中找苗,全市造林抚育管护率呈下降趋势;重点灭荒大镇灵乡镇、殷祖镇、刘仁八镇灭荒造林后返荒严重,精准灭荒小班收官之年仍不能消号;部分小班栽植质量较差,苗木质量不符合要求,达不到保存面积的标准。

3、2019年造林苗木受灾严重。夏秋季高温干旱持续时间较长,苗木受旱灾、火灾影响损失严重。殷祖、刘仁八地区白茶受旱苗木死亡严重;中秋节以来,金湖、茗山、大箕铺、陈贵、殷祖、刘仁八等乡镇相继发生森林火灾,部分新造林小班火烧后需要重造。主观原因我市特有的矿区植被类型,对自然灾害抗性较弱;客观原因栽后保护措施未跟上,双重因素导致今年新造林受灾死亡严重。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1、加大宣传动员力度,接力压茬推进国土绿化。广泛宣传塞罕坝人攻坚克难的创业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胜,在全市掀起“植树造林,建设绿色大冶”的生态文明建设热潮。

2、实施精准灭荒质量提升,实现高水平的“绿满”、名副其实的绿色“全覆盖”。以“成活是硬道理、成林是硬政绩”为灭荒导向,不仅要栽上,而且要管好,确保造一片、活一片、绿一片;今冬明春继续以殷祖、刘仁八、大箕铺、灵乡等乡镇为重点,对不合格小班加强整改,精准施策,销号管理;对纳入精准灭荒数据库小班,重点监测并加强抚育管护;对精准灭荒造林集中区域,高标准建防火隔离带,降低森林火灾风险。

3、切实提高造林质量和效果。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做好造林设计并按设计施工;明确每块荒山“由谁来灭荒,用什么树灭荒,怎么灭荒”,做到任务落地,责任明确;切实提高整地和栽植质量,避免劳民伤财,劳而无功,应付完成任务式的造林达不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