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季学期,在各级部门的领导下,我处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质增效"为工作主线,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勇毅前行。这一学年,我们坚持五育并举,深化课程改革,创新育人方式,推动全处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现将全面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东风路街办中心学校现辖29所小学幼儿园,其中小学2所,幼儿园27所。
全处学生总数 6551 人,其中小学2468人,学前教育 4083人,其中公办园 121人,民办园 3962 人。小学教师数 141人,其中在职在编教师70人,交流教师16人,临聘教师55人,学前教育教师数614人。
一、上半年工作总体回顾
立足我处实际,以"优质均衡、特色发展"为目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育教学、文化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本学期获多项区级以上荣誉,刘云老师荣获美誉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曹蜜老师荣获科学教师实验操作大赛二等奖,刘歌老师荣获美篇心得评比一等奖刘歌、范阳、曹蜜、徐缘、刘丽和柯亚运这六位教师参与“大冶好课堂”评选,其中柯亚运老师获佳绩并晋级市赛,石晓柳荣获全市中小学“同讲一本书,共爱一座城”讲述人选拔赛二等奖,乐韵、曹永红、陈细玲、朱彦妮、黄梦婷在湖北省第二届年会学术论文分别荣获一等奖、二等奖,盛婷、吴盼盼、於丽群、董雪雁在2024年《班级安全手册》评比中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徐婷婷在大冶市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获一等奖,;柯琴在小学语文教师美篇心得评比中获一等奖,阳光大课间活动视频评比荣获市二等奖,校园艺术节四副作品分别荣获市一、二、三等奖,艺术展演特等奖,等等。学生综合素质达标率有所提升,也提升了家长满意度。同时加强对外宣传,发布校园新闻15篇,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
二、主要工作成效与亮点
(一)党建引领强根基
1. 特色活动:设立“党员教师责任区”包干帮扶学困生。
2. 联建共建:与尹家湖小学结对,共享教研资源,立项教学改革课题。
(二)教学质量新突破
1. 教学改革:学校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每周5天,下午第7、8节课为晚辅,每天辅导2小时。
2. 课程开发:开设了绘画、舞蹈、体育、书法、编程等14类社团。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方面做“加法”。2025年上半年叶香莲老师,张秀媛老师分别指导的学生书法获得了大冶市评比一等奖。邓安琪老师,邹文艳老师指导的水彩和彩铅作品荣获大冶市一等奖。2025年春季我校节目《踏古寻礼》荣获大冶市中小学艺术展演特等奖。
(三)德育工作显特色
1. 德育工作常态化。为营造文明、轻松校园氛围,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每学期常规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叶家坝小学的“街舞”大课间活动,展现出学生的青春活力,使学生的身心得以调节和放松。各校的“六一”、文艺汇演,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德育方法多样化。传统节日、纪念日活动,激发学生责任心、进取心、爱国心。“文明礼仪伴我行”、“手抄报”评比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消防安全”等,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知法守法,自我防范的能力;周一升旗和周二的班队会专题活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学习、爱生活的情感素养。
3. 家校共育:“家校共育”是时代需求,也是共育的内在需求,我校共育的现状并不理想,其中家育意识薄弱,校育的方法单一,是我们急需改进的地方。我们根据本校现况成立了家长委员会,迅速团结家长,提高共育意识;建立班级微信群、QQ群开通快捷沟通绿色通道;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子女是班主任的重点关注对象,落实包保责任制,让这些缺爱的孩子在生活、学业、品德、人格、心理等方面享受来自学校及时的关怀。
(四)思想教育多维渗透,厚植家国担当
1.主题教育精准落地
依托传统节日与纪念日,响应“我们的节日·清明”活动部署,开展祭扫英烈等实践活动,覆盖全校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围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组织“国家安全人人有责”升旗仪式、国家安全主题手抄报等系列活动,强化师生安全意识。
参与大冶教育系统“雷锋精神宣讲”暨“行走的思政课”,通过主题宣讲传递奉献精神,深化学生责任担当。
2.心理健康体系化推进
落实市教育局心理健康工作要求,构建“筛查-干预-跟踪”三级机制,完成心理健康筛查工作,为学生提供个体咨询,组织“心灵成长”主题班会,有效提升学生心理调适能力。
三、硬件升级促发展
1. 完成了围墙、篮球场翻新,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2. 教室集体安装护眼灯,为学生学习提供优质条件,让学生在我校快乐无忧的学习。
3、完成大冶市2025年“纳凉”工程——校园线路改造及教室空调安装。
4、学校食堂的“数字食堂”推广及运用。
四、成效亮点:
1、校园硬件设施满意度达100%,安全事故零发生;
2、后勤服务响应效率较往年有提升,获得师生好评;
3、节能减排措施落实,获“绿色校园”称号。
五、总结与展望:
面对教育的特殊性与挑战,我处将坚持"小而精、特而强"的发展路径,以争创荣誉为契机,努力打造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样板。总之,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团结全体教职工,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全面推进学校工作和谐发展,努力把我处的教育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