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店镇2020年工作报告及2021工作计划
——2021年1月31日在金山店镇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镇长 袁致和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20年工作回顾
2020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经历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遭遇了“98+”特大洪涝灾害,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镇上下万众一心、沉着应对,夺取了疫情防控阻击战阶段性胜利和抗洪抢险全面胜利。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落实“六稳”要求和“六保”任务,坚持“工业强镇”战略,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2亿元,与2019年基本持平;签约引进项目10个,投资额达13.66亿元,完成新开工项目9个,投产项目5个;打通了长金路,刷黑改造了仙山路、马长路;精准扶贫工作先后顺利接受省际交叉第三方评估检查和黄石市级抽查;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国家卫生乡镇”。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发生后,全镇总动员,全民齐上阵,全面打响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疫情期间全镇确诊13例,在全市14个乡镇场排名第8,治愈出院11例,检查疑似病例3人全部治愈出院,对83名确诊疑似密切接触者落实隔离防范,全镇未出现一起交叉感染事件,自2月8日起全镇再无新增病例,3月8日止全镇所有确诊疑似患者治愈出院。在抗疫斗争中,全镇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体医务人员、广大党员干部、志愿者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社会各界密切配合,全镇上下踊跃奉献爱心捐款捐物,捐赠资金近30万元,投入各类防疫资金达450余万元,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守土担责,保一方平安。
(二)持续发力经济建设。始终把项目作为主攻方向,举全镇之力推进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一是全力引进了一批重大项目。完成签约引进项目10个,投资额达13.66亿元,其中投资3亿元的武汉绿洲源项目已完成工商注册,筹备260亩土地的征收平整,投资1.22亿元的中美远航项目正办理用地手续。二是大力开工了一批在建项目。新开工项目9个,其中投资1.5亿元的湖北中塑环保设备项目主体建筑正加快推进。新投产项目5个。三是着力启动了一批技改项目。启动工业技改项目7个,其中金山岭钙业投入3000万元扩能,玉亮食品投入3000万元新增生产线和改造屋顶光伏发电。四是强力推进了一批重点工程。武阳高速金山店段完成530余亩征地平整,仙山路完成刷黑改造,长马路、长金路全线建成,伏三搬迁新址50亩土地完成扩征平整,劲牌物流园路网工程启动建设,组建了对接临空经济区融资平台,2840万元独立工矿区避险安置治理项目基金得到批复。
(三)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在脱贫攻坚工作决战决胜关键年,我镇压实主责,对标对表,全力做好收官之战。一是克服疫情影响,带动群众增收。积极开展“三送一稳”活动,引导191户(255人)贫困户外出务工并落实交通补贴,安排30名贫困户公益性岗位。通过消费扶贫采购贫困户滞销农副产品35余万元,发动驻村工作组帮助销售扶贫产品91.16万元。二是做好政策落实,提高脱贫实效。投入资金130.76万元推进四个村8个巩固脱贫项目建设,资助教育扶贫和春季雨露计划182人12.5万元,核实补发6名漏发学生1.2万元,报销医疗保障474人89.94万元,投入25.76万元完成7户贫困户危房改造。三是做好动态调整,凝聚攻坚合力。识别贫困人口自然增加7人、自然减少18人,帮助1户边缘户、2户监测户脱离返贫风险,完成最后2户7人的脱贫,全镇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完成。
(四)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按照市委“四区联动”乡村振兴区域建设要求,积极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创建省级美丽乡村。推进火石、白合、车桥、土桥、燕山等村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提升村建设,硬化产业路10公里。二是对标对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百日攻坚活动。投入292.5万元新建15座公厕、改造1504户私厕,拆除危旧房屋2362平方,对村庄绿化“三园”奖补50余万元。推进向阳村、火石村“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建设,厕所革命顺利通过省第三方评估考核。三是规范农村建房。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改革,受理个人建房103宗,其中改建96宗,新建7宗。四是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建成苎麻产业链条的原料供应地,加大对向阳香李、火石花卉苗木、朝阳栀子黄、仕秦蜜桔、红卫永丰爱媛28柑橘产业等特色作物种植基地的扶持培育力度,特色种植面积达3000亩。
(五)聚力生态环保整治。坚持“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环境保护。一是深入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完成植树造林1556亩,幼林抚育2800余亩,实施封山育林576.9亩。二是落实生态督查整改。筹措资金160余万元完成对姜德伍生态问题、唐家庄山体破坏、红卫蛇头山问题的生态修复治理。三是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严格保护境内5条重点河流、12座重点水库,扎实开展四清活动,投入45万元启动红卫港人工湿地建设。四是持续推进地质灾害治理。完成新楼村张敬简湾、白云村王孟谱湾的地质勘查成因分析报告,拆除伏三老址隐患点房屋4栋,组织对新楼村、白云村、马龙村3户严重危房户外出避让。完成燕山村、新楼村3个地块230余亩的工矿废弃地复垦。五是强力打非治违。组织多家部门开展不定期、不定时、不定点联合巡查,立案查处违法行为7起,扣留挖机14台,线路板8块,滥采乱挖势头得到遏制。
(六)持续提升社会民生福祉。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根本要求。一是大力推进教育卫生发展。投入资金600余万元提档改善车桥中学、镇中学办学条件,规范21个村级卫生室“五化”达标建设。二是持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建成仕秦、朝阳、富民三个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对农村低保404户799人、城镇低保31户47人发放低保金361.9万元,为152名农村特困供养人员、776名80岁以上高龄长寿老人发放补助265.4万元,冬令救济328户25万,给156名退役军人发放抚恤金119.2万元,476名困难残疾人、98名重度残疾人领取“两项补贴”16.43万元。三是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筹资40万元在全市率先完成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雪亮工程”,新增96个治安视频监控点,推行一村一辅警,摸底各类矛盾纠纷79起,调处化解75起,妥善处置非正常死亡11起,严厉打击1起非法进京上访行为,训诫5名扬言进京上访人员。四是着力强化安全监管。开展食品生产、流通领域监督检查,开展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排查企业507家次,检查安全隐患1010条,责令停产企业1家,对2起安全生产案件进行立案查处,罚款4万元,全年实现安全事故“零发生”。五是开展第七次人口普查。普查出全镇现有户籍人口46892人、16104户,登记常住人口34077人。
(七)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党的领导地位,把自身建设作为发展保障,持续转变作风,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一是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一岗双责”,在全镇开展“以案警示,以案促改,以案资治”警示教育活动,积极开展“互联网+监督”工作,持续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到实处。二是配强基层力量。调整朝阳村、仕秦村党支部书记职务,补选马坪村、新村社区、红卫村、朝阳村5名副职干部,4名村干部参与到“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进行系统提升。三是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大力开展精文减会,发文同比减少34.2%,,会议数量同比下降11%,取消与村(社区)、部门单位签订不合理目标责任书(状),切实为基层减负。四是落实基层干部待遇,按照市委《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社区干部报酬待遇的通知》要求,补发村社区干部2019年度增补工资70余万元。
各位代表,一年来,全镇上下团结一心、主动作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以及各位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镇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政府,向各位代表、向奋战在全镇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金山店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财政收支矛盾急需缓解,推动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乡村振兴产业支撑不足,环境保护存在短板,民生服务投入仍需加大;政府工作作风和行政效能还需提高,少数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的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十四五”期间,我们围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着重关注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和生态环境改善。
1、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推动产业升级。统筹优化镇区域空间开发,形成东部发展智能装备制造和环保产业的新型工业区;中部创新发展商贸物流区;西部积极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区。坚持工业立镇,在绿色环保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资源优势,再开发工业尾砂、再利用工矿废弃地,向东抓紧承接“大冶湖高新区”,向西融入对接“临空经济区”,继续推进营商环境革命,从振乡镇经济快速发展。一是依托武钢金山店铁矿,积极融入临空经济区,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二是整合升级金山店镇钙石资源,形成集群集聚发展,打造绿色非金属产业基地;三是支持新楼工业园10家规上企业做大做强,承接高新区升级后“溢出”项目,积极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四是围绕玉亮食品、超丰米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五是以武汉绿洲源环保科技、中美远航环境能源科技等企业为龙头,打造金山店镇黑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园。
2、进一步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积极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以“东养、西种、中间办工厂”的农业发展模式,东部引进现代农业项目,打造一二三产整合发展示范带;中部大势打造商贸物流新镇;西部挖掘农村文化旅游内涵,大力发展向阳香李等特色产业,主动融入我市全域旅游示范带。一是以湖北金茶园为龙头,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延伸农业产业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二是注重一村一品,突出资源特色,打造乡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三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农田水利提档升级,借“319省级茅圻公路”打造镇区外环,提升镇区格局;四是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建成5个省级示范村,以点带面,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美丽金山店。
3、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生态优先。持续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一是强化红线管控,严格防止粮田“非粮化”,制止耕地“非农化”;二是全面完成精准灭荒补植补造任务,创建省级森林城镇;三是继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狠下决心铁腕治土治水治气,保持对“滥采乱挖乱洗”的高压态势,做好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治;四是加快工矿废弃地环境修复,加强工矿废弃地综合开发利用建设(与国网大唐公司合作);五是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创建,不断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
4、切实提高保障能力,改善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一是大力开展“三送一稳”活动;二是着力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三是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改造刷黑工程建设,完成车广路刷黑;四是积极推进科教文卫事业发展;五是持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
5、深化平安法治建设,维稳社会稳定。一是全力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二是强化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三是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四是加快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水平。
2021年政府工作安排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两个百年目标交汇与转换之年,做好2021年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影响深远。今年,我们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在疫情防控上筑牢更强防线。慎终如始,再接再厉,全力抓好临战状态疫情防控,坚决防范做好疫情反弹。继续以“群防群控,联防联控”为原则做好常态化防控,聚焦关键环节、紧盯重点部位,落实落细各项工作措施,织密织牢防控网络,压实属地、行业部门、单位、个人家庭“四方责任”,确保一方平安。
(二)在经济发展上取得更大进步。切实做好经济运行和一季度“开门红”工作,在抓紧抓牢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同时,继续弘扬“店小二”精神,巩固拓展“双千”活动,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一季度计划开工项目4个,入库项目4个,技改盘活企业2家;全年力争引进亿元工业项目3个,新开工亿元工业项目3个,投产亿元工业项目3个,技改盘活企业3-5家,发展商贸物流企业2-3家。
(三)在乡村振兴上开创更新局面。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努力提高群众品质生活,围绕“拆得彻底、清得干净、整得美观、管得有序”总体要求,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农村村容村貌提升行动;继续申报5个村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提升村,发展5个特色农业种植基地,改造刷黑车广路,新建产业路5公里。
(四)在生态宜居上实现更大作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冬生、姜德伍的绿色矿山建设,加大锡冶山、同和、李万隆、唐家庄等尾矿库综合利用,强化河湖库长制,推行林长制,大力开展造林绿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全力争创“湖北省森林城镇”,全镇河流水库水质全部达到四类以上。
(五)在政府自身建设上下更大力气。顺应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加快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全面推进依法治镇工作,严格执行重大决策法定程序,持续深入建设廉洁政府,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进一步提高服务群众能力,及时查处纠正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现象,提升政府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新任务已明确,新征程已开启。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扛起责任、埋头苦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