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决策部署,落实市优化营商环境及市第七次党代会工作要求,向顽瘴痼疾亮剑,对堵点难点开刀,持续深化营商环境革命,解决政务服务、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为金山店镇实现高质量发展,特制订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持续提升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创新环境、开放环境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系统集成为根本动力,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基本路径,以市场主体和群众感受为衡量标准,深入推进扩权赋能强镇改革,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目标任务,打造我镇“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营商环境。
二、重点任务
1.推广不动产宗地分割登记模式。根据企业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宗地分割登记模式,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实行小微企业承诺制免除登记费用。
2.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一网通办”,加快推动部门业务办理系统与统一受理平台对接,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办开通率100%;全面实施综合窗口改革,便民服务大厅综合窗口设置比例达到80%以上。
3.着力打造政务服务总客服。做优“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围绕企业和群众所关心的内容,提供24小时咨询、投诉、便民服务。依托“12345”热线,及时跟踪和定期分析解决问题。
4.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劳动关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提升劳动关系公共服务能力和基层调解仲裁工作效能,防范化解劳动关系矛盾风险,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
5.注入科技创新活力。优化科技创新体系,持续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计划,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家以上,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家。
6.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坚持安全生产是营商环境的底线和红线。由镇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进一步压紧压实安全生产部门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巡察制度,对有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的投资主体及其管理者,依法实施市场限入或者禁入。
7.强化智力支持。加强高层次人才配套服务,在户籍落户、住房保障、健康医疗、子女入学、配偶就业、职称评定等方面提供“一对一”服务。积极对接上级单位,畅通企业与高校院所沟通渠道,支持和引导企业柔性引进一批高校科研人员科技人员来我镇兼职或参与项目合作。
8.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坚持“有呼必应、无事不扰”“店小二” 精神,持续深化“双千服务”,为企业提供定制服务。宣传引导企业合法经营,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参与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及时反映行业诉求,为市场主体提供信息咨询、宣传培训、市场拓展、权益保护、纠纷处理等服务。建立企业家诉求反映的受理、处置、反馈机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镇党委副书记董荷英同志担任,履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第一责任人”,确保任务落实到位。各部门、单位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各责任单位分工协作,认真履行职责抓落实,形成合力推进各领域改革。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招商分局,由柯杰飞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阮润来任副主任,主要负责全镇营商环境建设统筹谋划、协调指导、督察评估和综合考评等工作。
2.全面启动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一是完善政企沟通机制,通过定期走访企业、不定期召开企业座谈会等多形式、多渠道收集分析影响营商环境的信息,收集企业和群众反映的各方面意见和问题。二是完善监督评议机制,常态化开展监督、联合督查,积极发挥营商环境舆论监督和市场主体评议作用,对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不力或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3.加大宣传力度。在全镇范围内进一步推动“思想破冰”,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比拼”活动。充分运用“报刊、网、微、端”等载体,多形式、全方位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宣传解读,提高政策知晓率,对营商环境的目标任务、整治内容和行动步骤进行详细解读,为专项整治行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大力营造优化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4.强化考核督办检查。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政府年终目标管理考核范围内,认真做好营商环境指标评价工作,建立清单管理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督察重点、创新督查方式,实施全程督查、长效督查和节点督查。对工作推进不力或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假作为、乱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持续开展营商环境暗访暗查,对困扰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督促各部门及时有效解决,对重点区域、重点部门和窗口单位开展日常督查确保改革任务全面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