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进展总结
一、主要工作
(一)全盘谋划产业发展。一是全力保障粮食安全。认真落实粮食安全主体责任,切实开展提高耕地利用率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行动,开展春耕生产技术培训,共培训200人;2024年早稻种植面积1710亩,完成中稻播种植面积2.54万亩,油菜14860亩已完成收割;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9394万亩,有效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持续发力白茶、芦笋、优质稻、油菜、优质果蔬、中药材、水产等特色产业,共完成春季白茶种植面积50亩,完成秋季种植面积180亩。蔬菜产业链新增蔬菜种植面积500亩。三是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以成立灵丰农业有限公司为契机,大力发展蔬菜、紫薯等农产品种植,同时带动村级产业发展和集体增收,目前新增种植紫薯300亩,蔬菜产业正在与相关村洽谈之中。四是全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共开展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2200余次,抽检合格率为100%。重点加强对康之堂、大庄蓝莓基地、神山野庄园、戴岭村康氏水果基地、张河翁德宏蔬菜基地、大庄纪代娥蔬菜基地、子山村蔬菜基地等7个重点经营主体的监管,开展专项检查100次;加快恢复生猪产能,新增产能0.4万头。
(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一是抓好农业面源染污治理。深入开展农药、化肥使用量减量化及零增长行动,通过推广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肥一体肥技术、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等办法从源头治理,进一步减少面源污染。二是抓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落实种植结构调整、休耕等措施,完成8000亩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三是认真落实农村安全饮水责任制。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开展水质监测6次,检测结果反应水质良好,发现问题4起,整改完成4起。四是分类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散养户结合厕所革命,户厕和禽畜养殖粪污合建处理处置;对养殖大户配套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粪污消纳用地、建设有机肥厂或建设粪污集中处理设施,推动粪污还田和综合化利用。
(三)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共开展“村庄清洁行动”21次,开展卫生大扫除210次,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90.2吨,清理农业废弃物56.3吨,清理沟渠67.4公里,清理塘堰136处,发动投工投劳1980人次。
(四)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开展农田生态整治。目前该项目规划内西畈李村、张河村、毛铺村、曹铺村四村共计3661.33亩农田已完成500亩,总体进度32%。二是持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共计13个项目,其中箱涵3座,农村公路提档升级3条,共1.7公里,大中修2条,共1.6公里,新建5条,共1.5公里,目前已全部开工,申报美丽农村公路18公里。
(五)持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一是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与改革。开展土地确权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二是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清产核资,规范了成员身份认定,建立了村级经济组织,全镇21个村全部组建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三是积极推动农村宅基地改革。坚持农民建房联审联批机制,并加强指导各村规范村民建房审批程序,满足村民正常的建房需求,上半年共办理农民建房审批55户。
(六)着力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一是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开展5个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推广水稻、玉米、油菜等大宗农作新良种5个,加快了新品种更新换代。二是加强实用技术组装配套推广。开展水稻肥效田间试验2个,进一步摸清了水稻需肥规律。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2万亩。三是大力推广先进农业机械。成功创建农技全程机械化操作试点乡镇,全镇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0%,2024年新购置农机具10台套,发放农机购置补贴8万元。
(七)安全生产工作。一是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监管。严格按照规定开展拖拉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及驾驶人员的登记、管理、安全检验和培训考试等工作,开展农机年检38台套,开展农机培训2期60人次。二是加强农村道路及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加大乡、村道及农村产业便道等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加强对贺铺村渡口船舶的日常监管,督促业主顶级进行船舶年审,坚决杜绝船舶超载运行。三是加强农村水域安全监管。强化河流、水库、湖泊、农村水利建设工程及设施的安全监督管理,保障河势稳定、堤防安全和防洪安全。
(八)林业工作。完成营造林总面积16660亩,其中“双重”项目封山育林2258亩,退化林修复4365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抚育管理8021亩,森林乡村试点村湾3个;新增油茶种植面积1926亩,完成2023年度天然林、生态公益林管护资金发放工作。督促镇、村两级林长全面履职,加强各村森林防火巡查员管理。砍割林缘防火线25千米,林间防火线60公里;建设生物防火隔离带28条53公里1557亩,总任务完成35%,防火蓄水池2座,防火通道6公里;集中连片坟山砍割5处,安装森林防火宣传牌120块,发放森林防火告知书10000份,承诺书10000份;落实防火护林员58人,组建专业救火队员20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共砍伐疫木13500棵;完成谈桥村、大畈村、坳头村、风亭村、及毛铺片六村村庄绿化。
(九)水利和河湖长制工作。完成红峰水库、杨仙里山水库管理用房和防汛通道建设;完成芭山、王子华、岩刘等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督促镇村河长按期巡河,完成17座水库和7条河流河长制公示牌更新。积极申报风亭村、张河村2个库区移民省级美丽家园项目,14个移民项目全部开工,毛铺村、贺铺村、大畈村、风桥村、坳头村、风亭村等村库区移民后扶项目,贺铺村、张河村、风亭村等村库区移民经发项目。
(十)防汛抗旱。完成防汛抗旱和山洪地质灾害应急演练1次。新建抗旱泵站5处,完成28处常用抗旱泵站的维修保养,其中28千瓦以上常用泵站己维修4台套,28千瓦以下常用泵站己维修24台套。镇农机中心组建了农机抗旱工作专班,负责农机抗旱技术指导和农机应急维修服务等工作。
(十一)粮食安全工作。一是压实工作责任。中稻收割完成21000亩,市定任务25607亩,完成82%,晚稻收割完成1600亩,市定任务1920亩,完成83%,油菜播种2400亩,市定任务18850亩,完成13%,玉米3600亩,大豆1500亩,薯类3670亩,已将上述任务全部压实分解至各村。二是狠抓耕地“非粮化”整改。完成复耕复种1131.28亩,其中种植林果629亩,挖塘养鱼132.98亩,闲置荒芜514.14亩。三是狠抓撂荒地整治。完成复耕复种面积1245.28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三农”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复杂,呈现出盘口大、资金少的现状,部分工作由于资金问题推进难度较大,一定程度导致工作出现阻滞。
二是工作中林、农、水、牧各口沟通联动较少,工作中未能环环相扣、分而不割,各自为战,缺乏统筹安排。
三是农作物种类繁多、品别复杂,但是缺乏统筹安排,未能形成“一镇一品”,作物普遍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主要弊端为利润小、人工成本高、保鲜保存难度大、销售渠道窄。
三、下步工作打算
1.做好做优产业谋划。一是大力发展粮油等传统农业,稳固大宗农作物种植情况,夯实我镇种植农业基础;二是聚焦市级产业规划,将白茶、蔬菜、水产、中药材等支柱产业做好做实;三是依托灵丰农业开发公司、虬川河电商等经营主体搭建特产销售“云平台”,持续拓宽我镇农作物销售渠道,发掘农产品附加值,结合我镇毛铺片旅游开发规划谋划一批农作文创产品,加快全镇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2.完善工作体制机制。为全面提升农业农村工作成效,整体推进我镇农业干部队伍建设,决定定期召开农业工作联席会,分析近期工重点难点,急难险重工作全员上阵,分工不分家,强化大局意识,进一步提升农口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
3.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一是加大督办力度,每月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明确评分细则,农办定期抽查评分,连续倒数行政村在年终考核中作出相应扣分;二是结合小流域治理工作,对刘金线沿线村湾旱厕进行排查拆除;三是做好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等日常工作;四是督促各村做好水库山塘防溺水工作,召开专题会议,提高思想认知,层层压实责任,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加大向上争取力度。一是紧盯市农业工作考核名次,为灵乡工作大局作出农业贡献;二是资金项目争取,重点做好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全域国土整治项目等重点项目的谋划、申报;三是强化与上级机关对接力度,确保对专项资金项目的谋划思考先人一步、干在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