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龙汽车项目建设工地内,钢花飞溅,车辆穿梭,4栋标准化的厂房巍然耸立;劲佳包装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一件件带着油墨香气的印刷品全新下线。这是6日,记者在大冶工业园见到的一幕幕火热景象。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之计在于行。初春的大冶,正乘着发展春风,生机勃勃,奋勇跨越。
积极作为,逆势勇进,是大冶不变的姿态。该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招商引资结出“累累硕果”,一大批好项目、大项目落户大冶。2016年继投资90亿元的汉龙汽车项目在大冶开工建设后,先后成功引进汽车模具、混合动力发动机等8个总投资80亿元的配套项目,以及40亿元的劲锋锂能、30亿元的中兴新先进材料等项目,千亿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茁壮成长”。该市去年共引进项目6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4个,投资总额298.9亿元。项目建设实现“加速度”,汉龙汽车自去年3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到目前15万平方米的主体厂房全部建成,创造了该市重大项目建设的“汉龙速度”。去年全年新开工项目87个,劲佳包装、宝达机电等84个项目投产,到位资金92.2亿元,同比增长15%。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输出源源不断的动力,助推大冶不断“跑步进位”,2016年大冶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40.5亿元,增长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30.5亿元,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0.2亿元,增长20%,全国百强排名从88位跃升至83位,实现了“五年五进位”和“十三五”开局之年“开门红”。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新的一年,大冶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双重发力,全力以赴招大商,只争朝夕上项目。他们以创建黄石大冶湖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契机,建立更科学、更高效的招商决策流程,不断提高项目签约落地的效率。发挥冶商总会和19家冶商分会的作用,启动实施冶商冶才“回乡”创业创新工程。围绕“412”产业体系,坚持招大引强,力争全年引进项目60个以上,投资总额400亿元以上。紧盯在谈项目,对已签订框架性协议项目,促进其尽快签约实施。紧盯签约项目,对中信重工开诚智能机器人、汽车保险杠等已签约的13个亿元项目,落实项目专班、落实项目用地,确保一季度集中开工建设。紧盯开工项目,对汉龙汽车、中兴新先进材料、劲锋锂能等项目,全力加快建设进度。
打造最优的环境,彰显最大竞争力。大冶将以务实重行的作风推动责任落实,推出自选动作,建立“目标考核增量考核”考核机制,增量的正增长主要紧盯新开工、新投产、新盘活、重大改革创新等内容,增量的负增长主要紧盯安全生产隐患等问题解决和消化,以增量管理的方式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建立“领导小组指挥部”工作模式,设立13个重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23个工程项目指挥部,全市“四大家”领导不分一线二线、不分前方后方,分别担任组长或指挥长,实行目标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清单化,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2017年,大冶全市上下将咬住项目不放松,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建设‘绿色百强’、黄石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干出大冶担当、干出大冶速度、干出大冶作为!”黄石市副市长、大冶市委书记李修武表示,大冶将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各项目标任务项目化、责任化、清单化,着力推进“绿色百强”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全面突破。(殷珂 万经煌)